分類:鄉村 / 靈魂行旅 / 鄉間小鎮 / 傳統文化 / 歷史文物 / 文藝青旅
國家地區:日本 / 滋賀
撰文:Jenny G-Noor
攝影:Jenny G-Noor

時空旅人——水色與記憶深處 琵琶湖畔的低語

當旅人的步伐厭倦了都市的霓虹與喧囂,總有那麼一些地方,像一顆被時光溫柔打磨的珍珠,靜靜躺臥在日本最大的內陸湖——琵琶湖的東岸,等待著被懂得的心靈探尋。滋賀縣的近江八幡,便是這樣一處所在。它不是那種一眼望去便驚心動魄的壯麗,更像是一首徐緩的行板,一首關於水、關於商道、關於信仰與味蕾記憶的散文詩。這裡的空氣似乎流動得比較慢,陽光穿過古老町屋的格子窗,灑下斑駁的光影,邀請你放下急促,調慢呼吸,成為一名潛入水色與記憶深處的時間旅人。

第一章:八幡堀——流淌的歷史,映照的靈魂

談論近江八幡,必然要從那條溫柔環抱著舊城區的「八幡堀」說起。這條運河,並非渾然天成,而是戰國末期豐臣秀吉的外甥——豐臣秀次,在構築八幡山城時,為了連接琵琶湖與城下町,兼具防禦與水運功能而開鑿的人工水路。它不僅是歷史地理的刻痕,更是小鎮靈魂的映照,見證了近江八幡從城下町轉變為商業重鎮的完整脈絡。

想像數百年前,滿載著各地貨物的商船,在這條水路上絡繹不絕。船夫的吆喝聲、貨物裝卸的碰撞聲、兩岸商家的算盤聲,交織成小鎮的繁華樂章。如今,喧囂早已遠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凝結的靜謐。水面如鏡,清晰地倒映著兩岸櫛比鱗次的白壁土藏(土牆倉庫)、古老的石垣駁岸、蒼翠遒勁的松樹以及姿態楚楚、依依下垂的柳樹。這些建築與植被,構成了八幡堀獨特的視覺韻律,每一處轉角,每一段岸邊,都像是精心佈置過的庭園景觀。

而親身體驗這份水鄉風情的最佳方式,莫過於搭乘那一艘艘漆成深色、古樸雅緻的屋形船了。 當你坐上緩緩搖曳的船身,從水的高度仰望兩岸的風景,會有一種奇妙的時空錯置感。櫓聲咿呀,規律地劃破水面,彷彿是從遙遠的江戶時代傳來的回音。船夫或許會輕聲哼唱著古老的船歌,或許只是沉默地操控著船槳,讓旅人全然沉浸在這份流動的寧靜之中。視線掠過斑駁的木板牆、線條優美的瓦片屋頂、以及町屋人家精心打理的臨水小窗台,每一幀畫面都充滿了生活感與歷史的溫度。陽光穿過柳樹的枝葉,在水面上灑下粼粼波光,微風帶來岸邊泥土與水草的清新氣息,這不僅是視覺的饗宴,更是聽覺、嗅覺與觸覺的全方位感知。

漫步在八幡堀的岸邊石板小徑,同樣是感受其靈魂的絕佳方式。小徑蜿蜒,連接起一座座造型各異的古樸小橋。春天,櫻花如雪般飄落水面,染成一片粉色夢境;夏日,綠意盎然,蟬鳴聲聲,帶來一絲清涼;秋季,楓紅層層疊疊,倒映水中,如燃燒的畫卷;冬季,若有幸遇上薄雪,那水墨畫般的景致更是令人屏息。

如果你渴望捕捉那幅最經典的畫面——屋形船悠悠駛過,背景是古橋、垂柳與鱗次櫛比的傳統建築——那麼,請務必尋找「明治橋」這個絕佳的攝影點。 站在明治橋上,你的鏡頭可以輕易地將彎曲的河道、兩岸的垂柳綠意(或春秋的繽紛色彩)、以及遠處的白壁建築群一同框入。當深色的屋形船正好從橋下緩緩穿過,或是從遠方搖櫓而來,那動靜結合的畫面,充滿了詩意與日式美學的精髓。這裡的光線在不同時段也會呈現微妙的變化,無論是清晨的柔和光線,或是午後斜陽拉長的倒影,都能讓你的照片更添氛圍。當然,附近的「白雲橋」也是另一個不錯的視角,可以捕捉到不同角度的船影與岸景。

這裡的每一塊石頭,每一棵樹,似乎都沉澱了歲月的故事。坐在岸邊的長凳上,或倚在橋欄邊,看著光影在水面上變化,時間彷彿失去了具體的刻度,只剩下與這片風景的深度對話。許多時代劇選擇在此取景,或許正是因為這裡的空氣中,瀰漫著一股無需佈景便渾然天成的「時代感」。

第二章:新町通與近江商人——「三方よし」的哲學迴響

離開八幡堀,步入與其垂直交錯的「新町通」,便進入了近江商人的世界。這裡被選定為「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」,兩旁林立著江戶至明治時期的町屋建築。白色的牆壁、深色的格子窗(うだつ)、以及屋頂上用來防火和裝飾的「卯建」,都訴說著當年商家的氣派與講究。

近江商人,是日本商業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。他們以積極進取、勤勉誠信聞名,足跡遍布全國。更令人稱道的是他們獨特的經營哲學——「三方よし」(Sanpo Yoshi),意即「賣方好、買方好、世間好」。這不僅是一種商業倫理,更是一種對社會責任的承擔。他們認為,做生意不僅要讓買賣雙方都獲利,更要對社會有所貢獻,這樣的事業才能長久。這種深植於心的價值觀,讓近江商人在累積財富的同時,也積極投入地方建設與公益事業,形塑了近江八幡溫厚、內斂的城市性格。

走在新町通,那些保存完好的商家舊宅,如「舊西川家住宅」、「舊伴家住宅」等,如今部分已開放參觀。踏入其中,彷彿能聽見算盤撥動的聲響,聞到榻榻米混合著木頭的陳年氣息。精緻的庭園、考究的內部格局、展示的舊時賬簿與生活器物,都在無聲地述說著近江商人家族的興衰榮辱與生活智慧。這裡沒有張揚的奢華,更多的是一種沉穩的底蘊和對細節的堅持。

除了傳統町屋,近江八幡也藏著一些美麗的驚喜。由美國建築師William Merrell Vories(日文名:一柳米来留)在此地留下的一系列西式建築,為古老的街區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。這位虔誠的教徒,同時也是傑出的建築師、教育家和企業家(創辦近江兄弟社),將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,轉化為一棟棟優雅的紅磚或木造洋樓,如舊八幡郵便局、白雲館(原八幡東學校)等,它們與和式町屋和諧共存,成為小鎮多元文化融合的見證。

第三章:舌尖上的風土——近江牛,超越味覺的體驗

說到滋賀「近江」,就不能不提那令人魂牽夢縈的「近江牛」。作為日本三大和牛之一(另有神戶牛、松阪牛),近江牛的歷史甚至更為悠久,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。據說,當時的彥根藩(鄰近近江八幡)就已經開始飼養肉牛,並將其作為養生藥品獻給將軍。

近江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——純淨的水源、豐饒的牧草、以及相對溫和的氣候,孕育出品種優良的黑毛和牛。近江牛的魅力,在於其細緻如雪花般均勻分布的油花(霜降),以及這些脂肪極低的熔點。這使得近江牛肉質異常柔軟,口感細膩滑順,帶著獨特的甘甜與濃郁香氣。那不是粗獷的肉味,而是一種經過精心呵護、吸收了大地精華後轉化出的、極致溫柔的風味。

品嚐近江牛的方式多種多樣。你可以選擇一家裝潢雅緻的料亭,享用一頓正宗的近江牛壽喜燒(Sukiyaki)。看著鮮紅的肉片在淺鍋中由紅轉褐,裹上新鮮的生雞蛋液,放入口中,那種溫潤、香甜、入口即化的幸福感,足以讓人忘卻一切煩惱。或者,在鐵板燒餐廳,欣賞廚師精湛的手藝,聽著牛肉在炙熱鐵板上滋滋作響,感受那原始的焦香與內裡的柔嫩多汁。預算有限的旅人,也可以尋找提供近江牛可樂餅、牛肉串燒或漢堡排的店家,用更親民的方式,淺嚐這份來自大地的恩賜。

品嚐近品嚐近江牛,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慾,更像是一場連結土地與歷史的味覺儀式。每一口,都彷彿能感受到近江豐饒的水土,以及代代相傳的飼育匠心。這份滋味,醇厚而悠長,如同近江八幡這座小鎮給人的感覺,需要細細品味,感受其深層的魅力。

尋味近江牛:超越名氣的邂逅

關於近江牛的食肆,與其追逐旅遊指南上被反覆提及的名字,不如懷著一顆探險的心,去尋找與你更有緣分的邂逅。

  • 隱於古町的雅緻料亭: 在白壁土藏環繞的靜謐巷弄間,或許藏著一間門面低調,僅以一盞素雅燈籠或一小塊木製招牌示人的料亭。推開那扇略帶歷史厚重感的木門,迎接你的可能是榻榻米清香、庭園枯山水的禪意,以及一場由料理長精心編排的近江牛盛宴。無論是湯汁鮮甜、肉片滑嫩的壽喜燒,還是清爽突顯原味的涮涮鍋,那種在傳統氛圍中細品頂級食材的體驗,本身就是一種奢侈。預約往往是必要的,這份小小的儀式感,也為即將到來的美味增添了幾分期待。
  • 職人鐵板前的味覺劇場: 若你鍾情於觀賞食材在眼前昇華的過程,那麼尋找一家能親炙職人手藝的鐵板燒店舖會是個好選擇。看著主廚以俐落而精準的手法,將那塊擁有美麗霜降紋理的近江牛肉,在炙熱的鐵板上煎烤至恰到好處的熟度,聽著那誘人的滋滋聲響,聞著逐漸彌散開來的濃郁肉香——這不僅是味覺的享受,更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即興演出。搭配著時令蔬菜與特製醬汁,每一口都是對食材與技藝的致敬。
  • 街角巷弄的庶民溫情: 別忘了,真正的美味有時就藏在不經意間。或許在某個街角,有一家當地人也會光顧的小餐館,他們提供的近江牛丼飯,用香甜的醬汁燉煮著柔嫩的牛肉片,鋪在晶瑩的米飯上,簡單卻無比暖心。又或者,你可能發現一家肉舖兼營的小食堂,能以更親民的價格品嚐到新鮮的近江牛排或漢堡排,或是像我們外帶近江牛壽司手卷和可樂餅回旅館慢慢品嚐。這些不那麼張揚的選擇,往往更能感受到小鎮日常的溫情與實在。

第四章:八幡山頂的凝望與 La Collina 的田園牧歌

想要將近江八幡的輪廓盡收眼底,搭乘八幡山纜車登高望遠是個絕佳選擇。隨著纜車緩緩爬升,腳下的町屋逐漸縮小,八幡堀蜿蜒的水道清晰可見,棋盤格般的街道延伸開去,遠方則是浩渺無邊的琵琶湖。山頂曾是豐臣秀次居城的遺址,如今則有瑞龍寺(原位於京都,後移築至此,是秀次的菩提寺)靜立其間。站在展望台上,吹著來自湖面的風,俯瞰這片被歷史與自然溫柔呵護的土地,心中會油然而生一種開闊與平靜。這裡的視野,不僅是地理上的,更是心理上的,讓人得以從日常的瑣碎中暫時抽離,重新審視內心的座標。

而在近江八幡的近郊,還有一處近年來聲名鵲起、充滿文青氣息的朝聖地——La Collina Omihachiman。這是由知名和菓子老舖「たねや」(Taneya)集團打造的旗艦店,由建築大師藤森照信操刀設計。La Collina 在義大利語中意為「小山丘」,整個建築群宛如從大地中自然生長出來一般,主建築的屋頂覆蓋著青草,外牆嵌著炭黑色的栗木,充滿童話色彩與自然野趣。

這裡不僅僅是販售年輪蛋糕(Baumkuchen)和各種和洋菓子的商店,更像是一個以「與自然共生」為理念的複合空間。你可以坐在大片的落地窗前,欣賞窗外的田園風光,品嚐新鮮出爐、帶著溫度的甜點;可以在廣闊的草坪上散步,感受微風拂過;可以參觀展示著集團理念與點心製作過程的空間。La Collina 的存在,為古老的近江八幡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現代活力,它證明了傳統與創新、商業與自然,可以如此和諧地融合,共同譜寫一曲屬於這個時代的田園牧歌。

第五章:味蕾的巡禮與尋寶的地圖

這座小鎮,如同一個藏滿了驚喜的百寶箱,悠閒寧靜的小巷弄等待著有心的旅人去發掘。

尋寶町家:邂逅手作的溫度與時光的記憶

近江八幡的魅力,在於那些散落在古老街道上的特色小舖。它們或許沒有華麗的裝潢,卻有著讓人忍不住駐足細看的獨特氣質。

  • 新町通與八幡堀沿岸的匠心獨運: 在新町通的傳統町屋,或八幡堀水道的兩旁,留意那些門面低調,卻可能內藏乾坤的小舖。或許是傳承數代的和菓子老舖(除了La Collina的たねや集團,鎮上可能還有其他值得探訪的在地店家),每一塊精緻的點心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與對季節的感悟。也可能是一家手工藝品店,販售著當地特色的陶器、織物(例如,過去近江地區的麻織品「近江上布」也相當有名,可以留意是否有相關的現代創作品),或是以琵琶湖珍珠、木材等天然素材創作的飾品。這些物件,帶著手作的溫度,是旅途中獨一無二的紀念。
  • 「八幡瓦」的餘韻與新生: 近江八幡也曾以生產高品質的「八幡瓦」聞名,這種瓦片不僅堅固耐用,其獨特的色澤與質感也極具美感。雖然如今大規模生產已不多見,但你或許能在某些角落發現利用舊瓦片再創作的藝術品、園藝裝飾,或是在某些建築細節中欣賞到它們的風采。這是一種連結過去與現在的尋寶。
  • 古道具店的時光低語: 對於戀舊的靈魂而言,在近江八幡某些不起眼的角落,偶爾會發現幾家小小的古道具店或古董店。那些帶著歲月痕跡的舊食器、老家具、泛黃的書畫,彷彿都在低聲訴說著過往的故事。即便只是隨意看看,也能感受到時光在這座小鎮留下的溫柔印記。
  • 在地釀造的風土滋味: 除了菓子,亦可探尋販售在地釀造的醬油、清酒、味噌,或是特色醃漬物(例如以本地蔬菜製作的「赤蒟蒻漬」等)的老舖。這些調味料與食品,是近江風土最直接的體現,帶一些回家,便能將旅途中的味覺記憶延續下去。

給旅人的小建議:
在近江八幡尋找美食與好物,最好的指南針其實是你的直覺與好奇心。不妨在散步時,多留意那些吸引你目光的店家,勇敢地推開門去,或許就能與預期之外的驚喜相遇。與店主閒聊幾句,聽聽他們的故事,往往比任何攻略都來得生動有趣。這份探索的過程,本身就是旅行中最珍貴的收穫之一。

總結

在近江八幡,感受時光

近江八幡,不是一個需要趕行程、打卡拍照的地方。它更適合用一種「散策」的心情,隨意漫步,迷失在不知名的小巷,偶然發現一家古樸的咖啡館,或是與當地居民閒聊幾句。這裡的魅力,在於那份不疾不徐的步調,在於歷史沉澱下來的溫潤光澤,在於「三方よし」精神所散發出的人文關懷,也在於那份從舌尖直抵心底的、屬於近江風土的醇厚滋味。

對於尋求片刻寧靜、渴望與歷史對話、欣賞匠人精神與生活美學的文藝青年而言,近江八幡無疑是一處能讓心靈得到滋養的秘境。在這裡,你可以暫時卸下身份的標籤,做一個純粹的觀察者、感受者,甚至是時間的旅人。當你沿著八幡堀緩緩而行,看著水面倒映的天光雲影,或許,你也會在不經意間,遇見那個更安靜、更澄澈的自己。這趟旅程,最終的目的地,或許並非地理上的某一點,而是內心深處的那片風景。

旅人備忘錄:近江八幡的行路指南
從關西地區的主要門戶,如京都或大阪,搭乘JR琵琶湖線(東海道本線的一部分)是最為便捷的方式。從京都車站出發,搭乘新快速列車,大約只需35至40分鐘便能抵達「近江八幡」站,快速列車則稍久一些。當列車駛離城市的喧囂,窗外的景致逐漸被田園綠意與隱約可見的湖光所取代時,你就知道,目的地不遠了。

鎮內的漫遊:
抵達近江八幡車站後,探索這座小鎮的方式,很大程度取決於你想體驗的深度與廣度。

  • 步行的詩意: 要深入感受八幡堀周邊的古老街區、新町通的商家風華,以及那些隱藏在巷弄間的細微之美,「步行」無疑是最能貼近小鎮脈搏的方式。從車站步行至核心的八幡堀區域,大約需要15至20分鐘。這段路,你可以放慢腳步,觀察沿途的建築細節、居民的日常,讓自己逐漸融入這裡的緩慢節奏。許多不期而遇的驚喜,往往就發生在漫無目的的行走之間。
  • 單車的微風: 如果你想稍微擴大探索的半徑,例如前往稍遠一點的 La Collina,或者想更有效率地穿梭於不同景點之間,那麼租一輛自行車會是個充滿詩意的選擇。車站附近通常能找到自行車租借店。想像自己騎著單車,穿梭在略帶起伏的街道,感受微風拂過髮梢,偶爾停在田埂旁,或是在琵琶湖畔的某個角落小憩,這無疑是一種更具動感,卻又不失悠閒的體驗方式。它讓你與這片土地的聯繫,更加直接而真切。
  • 巴士的輔助: 對於不想耗費太多體力,或是計畫前往八幡山纜車站、La Collina 等特定地點的旅人,從JR近江八幡站前搭乘近江鐵道巴士也是一個務實的選項。記得事先查詢好路線與班次時間(尤其班次可能不如大城市密集),讓行程的銜接更加順暢。巴士緩慢地行駛在小鎮的道路上,從車窗向外望去,亦能捕捉到不同角度的風景。
  • 水與空的體驗: 別忘了,八幡堀的屋形船與登上八幡山的纜車,本身就是獨特的交通體驗。前者讓你從水平視角感受水鄉的靜謐與兩岸風光,後者則帶你從高處俯瞰小鎮全貌與壯闊的琵琶湖。它們不僅僅是從A點到B點的工具,更是沉浸式體驗近江八幡不同維度的載體。

溫馨提示:
近江八幡的核心區域不大,但若想細細品味,建議至少安排一整天的時間。穿上一雙舒適好走的鞋,帶上一顆願意發現美的心。在這裡,「趕路」是最不合時宜的詞彙。請允許自己迷路,允許自己停留,因為最美的風景,往往不在預設的路線上,而在於那份未預期的心動。